“增质效”优化服务 “放管服”高效治理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研究》书评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20  点击量:

        “为人民服务”,这句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高度概括,在各级党政机关的办公场所标语中随处可见。可以说,服务,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历经战火硝烟、革命斗争、建国立国、生产建设,早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的精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为座右铭和行动口号加以使用,成为政府和党组织及成员对价值追求和事业评价的关键所在。

       由此可见,“人民”这一主体是中国政府构建各类价值体系和建设标准的唯一载体,更是评价判断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意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在这个时代主政一方,是需要转变角色的。同样,在这个时代当老百姓,也是需要转变角色的。只要政府还存在,它就必须呼唤和回应当权者和人民的诉求和期许。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建立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历经70余年的发展和探索,中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党与政府在数次行政变革的持续摸索中搭建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局面,这其中,既符合当下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又展望未来平民百姓的美好愿景,既凸显浓郁的中国特色,又兼具大格局的世界眼光。

       当然,现有的成绩归根结底来自国家改革的举措,但中国的服务性政府建设水平和治理能力为什么能够在在短短数十年里以我们所见到的方式实现增长,是任何研究中国方案的学者们首先想要回答的问题。在这些学者们提供的回答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研究》一文给出的分析简洁明了,同时也具有说服力。该书的研究时段覆盖中国政府40年的改革历程,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的变化入手,探讨和论证了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必要性,同时分析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思辨性极强,这也和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在摸索中前进,在试验中成功的思路相契合。此外,该书还将视野扩大到全球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研究英国美国德国等上世纪的发展强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经验,得出对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益启示,最后用大篇幅、大手笔、大视野,系统全面的阐述中国持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意见和观点,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兼备,宏观考量和微观研究并举,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社会重构和现代化进程,提出了很强建设性的思考。

       放眼全球,一个依靠高强度管理的国家不一定是强国,但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安居乐业、政府服务到位、治理和谐有序,那这个国家必定在全球名列前茅。《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研究》一书,无疑是一本难得的、需要人静下心来阅读学习的作品。在阅读过程中,作者不会直接抛给我们一个司空见惯的理论,而是通过概述、论证、比对、分析等形式,向我们展示服务型政府的魅力和未来。身处社会浪潮,身为国家百姓,我们都有探求自己幸福感知的权利,这种力量是无穷尽的,同时,也更需要我们给政府施政予以回应,而政府对这种回应的需求也应该是无止境的。对于每个致力于获得幸福生活,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社会的运营状态、国家的治理水平还可以更完美并寻求着发展的平常人来说,这本书值得一读。

       路在脚下,未来已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