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现代化新征程党校科研工作新篇章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24-01-29  点击量:

       科研工作是党校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现代化新征程上党校要做好培训、教学、咨政等工作,都需科研工作提供强力支撑。现代化新征程上,党校科研工作应尽可能做到实效性、操作性、针对性、系统性与持续性的高度统一,做好科研咨政工作,全面发挥党校的智库作用,深化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发展,以高质量的科研工作为培训、教学、咨政等工作赋能,奋力谱写现代化新征程党校科研工作新篇章。

       一、党校“非同凡响”的职能

      新中国建立前后,党校奋勇当先、积极作为,为党培养了大量领导骨干,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党校坚持以党的事业和建设全局为中心,为强化干部培训教育、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现代化新征程上,领导骨干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牢牢把握机遇、敢于迎接挑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为了实现如此宏伟的目标,关键就是打造一支拥有“铁一般信念、铁一般信仰、铁一般担当、铁一般纪律”的领导干部队伍,党校应勇于承担这一历史重任。

         二、奋力谱写现代化新征程党校科研工作新篇章的时代价值

        (一)奋力谱写现代化新征程党校科研工作新篇章是全面践行党校初心的本质需求

      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在中国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党校始终为党分忧、与党同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努力做好经世致用的“大学问”,充分发挥为党献策的党校职能,彰显出党校区别于传统学校的特殊价值。党校唯有精准把握自身在科研领域的定位,明确党校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才可以充分发挥“党的思想库”的作用,以切实行动全面践行党校初心。

       (二)奋力谱写现代化新征程党校科研工作新篇章是促进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前提

      “为党献策”是党校科研功能的集中反映,与“为党育才”共同组成了党校初心的本质内涵。“为党育才”和“为党献策”有机结合,要求党校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科研工作,在科研工作中着重突出决策咨询的重要价值。与此同时,党校应坚持将理论研究当作党校教育的根本前提,将科研工作视作决定党校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强化理论研究阐述、深化对策研究,不断加强党校科研能力,争取产出更多有分量和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促进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奋力谱写现代化新征程党校科研工作新篇章是有序开展党校教学活动的强力支撑

      教学是党校的核心工作,科研工作是党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强力支撑。党校科研工作区别于传统形式的科研院所,应当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将科研打造成教学的“服务力”。党校应不断强化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深化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建设,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基本原则,促进教研有机结合,以更加牢靠的学术根基为党校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实施提供强力支撑。此外,还应推动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且及时应用到党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建立健全以成果为根本导向的激励体系,全面激发党校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为有序开展党校教学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奋力谱写现代化新征程党校科研工作新篇章的基本路径

       (一)建立党校科研工作量化管理体系

      科研量化是十分认真且严肃的事情,应确保做到科学、合理、公开、公正。党校在建立科研工作量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遵循“有利于激发广大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有利于提高党校教学能力”的基本原则,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统一、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现实性与客观性相统一,切实体现党校与教师个人的科研成绩。从科研管理角度来看,党校需要为科研人员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主要包含公平的政策、公开公正的实施环境等,全面激发科研主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量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应重点凸显权威性与科学性,唯有具备显著的科学性,才可以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只有公众都认可了此量化体系,最后的量化结果才可以得到认可。所以,党校需要在充分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公正的科研量化管理办法,首先应保证政策制定全过程的公正性,坚持“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只有从大处出发,才可寻求更大的合理。

       (二)不断提高党校科研咨政工作水平

       第一,建立健全调研制度。科研咨政工作的关键在于“咨政”,要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建议与参考,便需要以对真实情况的精准把握为前提。为此,党校应建立健全调研制度,不仅需规定调研频次,而且还需明确调研报告的质量和数量。与此同时,党校还应构建调研报告上报评审机制,明确要求所有教师在限定时间内提交调研报告,采取评审、查重等方法,将内容详实、切实可行、对策建议契合现实的调研报告,呈报上级领导评审。第二,建立健全教师参政议政制度。党校教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有着更加准确、真实、客观的了解,他们提出的建议措施更加“接地气、可操作”。所以,党校应建立健全教师参政议政制度,为教师搭建提出对策和发表看法的平台,不但可以激发教师参与科研咨政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提供更高质量的决策参考。

       (三)构建“大科研”合作机制和平台

       第一,强化党校系统内部的科研合作。进一步强化中央党校与地方党校间的沟通和协作,借助中央党校在前沿理论方面的显著优势,不断提高地方党校的科研工作水平;强化不同地区党校间的沟通和协作,将党校的政策优势、理论优势、学术优势和实践优势充分整合,实现党校系统内部科研资源与科研力量的跨区融合,打造“大科研”合作联盟。第二,强化党校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间的科研合作。推动形成科研共同体,开展协作攻关或形成大量由“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组成的科研队伍进行研究,推动党校科研工作从系统内向跨系统转变、从单兵分散向集群整体转变,进而精准定位科研方向、集聚科研人才、确定科研思路、提升科学能力、塑造科研合力、加强科研质量。

      (四)打造素质过硬的科研型队伍

       现代化新征程上,党校应高度重视科研部建设,配齐、配强科研部班子,强化科研人员配置。科学整合配置科研队伍,将表现突出的“高素质、高学历”复合型人才补充到科研队伍中。与此同时,还需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及培训方案,强化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以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科研管理人员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在制定管理规章制度时注重满足广大科研人员的合理诉求,做好科研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除此以外,党校还需创设干事担当的良好科研氛围,以科研型队伍建设为根本抓手,全面激发科研人员的担当精神与干事热情,创建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作者:唐坚,王燕依)

来源:人民日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