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与精准扶贫对接的路径探讨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16  点击量:

唐 坚/文

       摘要:解决贫困问题,有许多路径,旅游扶贫是其中之一且有其特征。融入精准扶贫思想,旅游扶贫更具深意。对旅游精准扶贫的考察,涵盖对象识别、主体划分、举措分类、绩效核定四个维度。围绕精准化,各个维度交叠相融,有机组合,推动旅游发展与减少贫困双重目标同步实现。

      关键词:旅游精准扶贫;对象识别;主体划分;举措分类;绩效核定

一、引言

     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大课题,备受各国、各相关组织的关注。扶贫,不是简单地使贫困人口增加收入,而是帮助贫困人口拥有摆脱贫困的能力和机会。扶贫助困的方式复杂多样,将其与旅游事业相结合的做法,已形成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比如,1999年,英国国际发展部(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DFID)提出了PPT(Pro-Poor Tourism)这一概念。此后,正如DFID于2001年发表的报告所述:PPT关注的核心是贫困人口,其宗旨是为贫困人口在经济收益、生活权益、决策达成等层面解锁权限、增加机会。若将旅游扶贫简单理解为旅游部门的模式延展、渠道拓宽,是不够准确的,旅游扶贫并非作为一种特定旅游产品或行业而存在,而是为贫困人口抓取更多筹码提供一项全局路径选择。

二、我国农村贫困状况与精准扶贫

     (一)农村贫困状况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见图1、图2)。从图1、图2可看出,2010-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此处统计依据的农村贫困标准是2010年不变价标准,即每人每年2300元)人口数量从1.6567亿人减至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贫困发生率是指贫困人口在目标调查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17.2%降至3.1%。贫困人口逐步走出困境、农村贫困逐年减少离不开相关扶贫政策措施。虽然我国贫困规模和贫困发生率均呈现递减之势,但是超过3000万人口的贫困群体的数量规模依旧庞大,仍然需要特殊帮扶。因此,扶贫工作不能止步于此,关于我国扶贫事业的对应研究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二)精准扶贫

     随着国际上PPT、ST-EP(SustainableTourism-Eliminating Poverty Initiative),即可持续旅游-消除贫困倡议,由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于2000年提出,其提出背景是应对极端贫困,目标是让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也能从旅游业发展中受益,通过开展社会、经济、生态各领域活动,增加就业、实现减贫、促进发展等倡议的逐步提出和演进,我国关于“以发展旅游减少贫困”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政策施行日趋精准化,逐步迈入攻坚深化阶段。这些都与精准扶贫的提出和推进不无关系。精准扶贫是关于贫困治理的重要理论创新,其核心是分类施策,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最终达成“六个精准”。

三、旅游扶贫的精准化考察

      从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和基准来看,对旅游扶贫的精准化考察,可以按照对象识别、主体划分、举措分类、绩效核定等维度进行剖析,以更好地厘清旅游精准扶贫的脉络,从而促进旅游扶贫朝着有益方向发展,避免偏离政策初衷和理想轨道。

     (一)旅游精准扶贫的对象识别

       旅游扶贫要实现精准化,前提是出发点和着眼点的精准,也就是精准扶贫思想中“对谁实施帮扶”的问题。按照由面及点的层次,旅游精准扶贫的目标群体确认具体分为地区选定、人口甄别、潜力挖掘这三个要点。

       1.地区选定

       虽然旅游扶贫随着精准化程度的提高,愈加重视以人为本,愈加关注贫困人口而逐步弱化贫困地区的概念,但是扶贫事业与旅游产业的连接,有一部分缘由恰好在于贫困人口的地区分布与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重叠。从2012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来看,全国59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分布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分别为217个、375个),并且多数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构成。

       按列入名单个数排名,较为靠前的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四川等省均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四川各省被列入名单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分别是73个、50个、50个、43个、36个)。可见,以旅游发展来助推减贫工作,在我国具备基本条件。

       换言之,基于扶贫促进与旅游发展之间在地理层面的天然连接,旅游扶贫精准化发展中关于目标对象的识别,首要环节是选定符合旅游扶贫条件的贫困地区。为了实现旅游扶贫工作的精准化,在选定适合推行旅游扶贫策略的贫困地区时,要确定名录、划定范围、规划项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预先完备判定标准和考量制度,标准和制度内容应涉及地区贫困等级、旅游资源丰富程度、旅游资源类型划分,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效益的综合预测,等等。2015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为推动旅游扶贫向纵深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56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公布名单,开展旅游扶贫试点工作。

       2.人口甄别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基本方向具体是:将贫困人口有效覆盖于旅游扶贫项目之中,尽量避免其被排斥在外;在旅游扶贫发展项目所在地区内,有效区分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使得属于弱势地位的贫困人口能够被“区别对待”,享受“特别待遇”;基于实际情况发展旅游扶贫项目,尽快满足贫困人口的利益诉求。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标准,可分为经济层面和非经济层面的判定核准。经济层面涉及识别对象的收入水平和增加收入的能力(受教育程度、知识储备水平、技能掌握情况);非经济层面则涉及目标群体的社会地位高低、话语权充分与否、决策参与感强弱等问题。在信息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档立卡。具体措施涵盖:收集分类数据(贫困人数、贫困户数、贫困家庭结构),统计监测贫困人口收入变化,从而实现对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

       3.潜力挖掘

       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让贫困人口脱贫的方式不是灌式的“输血”,而是滴灌式的“造血”,因此,需要精准核定贫困人口的参与感和存在感。挖掘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项目中的参与潜力,需要贫困人口充分介入和有效融入,即对意愿和能力进行双重考察。首先,找到有意愿参与地区旅游发展项目的贫困人口,为其推介项目信息、发展前景,充分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其次,摸底调查相关群体所具备的潜力,给予资金、技术、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帮扶,优化配置贫困人口已有的能力或资源。

      (二)旅游精准扶贫的主体划分

       在旅游精准扶贫主体中,政府发挥统筹职能,旅游企业突出市场调节,社会团体侧重衔接协调,贫困人口负责“自救”工作。

       1.政府

       目前,政府旅游扶贫的工作机制是“中央统筹、省总负责、市县抓落实”,按照中央和地方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原则,逐步构建并完善责任体系。从中央到各省再到市县,多部门联动,多方面合作,引导着旅游扶贫精准化发展。(1)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3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发布,提出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不再保留。4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等政府部门构成中央层面,主导顶层设计和政策制定,针对资金扶持、项目规划、教育培训、经验交流、宣传推广、绩效监管等内容搭建各种框架平台,为全国范围内的旅游扶贫做好全局部署。(2)省级相关部门重在制定脱贫规划、实施细则、开发条例,发挥协调承接作用,不断完善旅游扶贫的保障举措,促进国家政策落地和地方规制施行。(3)各市县政府及关联部门着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实生效,通过驻村帮扶、入户帮扶、就业帮扶等形式,借助实地调研等手段,培育特色旅游资源,明确各地、各村、各户的脱贫攻坚工作要点,细化旅游扶贫奖励补贴措施,完善贫困人口受益机制,促使利益分配合理化。

       2.旅游企业

       企业主要在景区建设、旅游服务、信息媒介等方面为扶贫工程贡献力量。景区企业主要精准扶贫方式包括:

      (1)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扶持下,整合道路交通、水利电力、通讯信息等政策资源,在改善贫困地区人口生活环境的同时,增强贫困地区的旅游服务及接待能力。(2)新增就业岗位,完善贫困人口生计条件。(3)创新旅游开发模式,鼓励贫困人口以人力、房产、土地等资源入股形式参与开发项目,对贫困人口给予技术培训、效益分红、资金融通、创业帮扶等。

       3.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以贫困人口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为切入点,按照公共服务、帮扶项目、科学决策的基准,提供资金支持、智力支持、技术支持、舆论支持等,展现主动作为。社会团体推进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内容是:参与落实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引进旅游龙头企业,搭建旅游宣传平台,推广“互联网+旅游”开发新模式,鼓励贫困地区人口由打工城市返回家乡创业等。例如,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由国务院扶贫办主管的社团均十分重视旅游扶贫。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遵循“高端、精准、创新、融合”办会思路,发挥着法规政策咨询、衔接协调服务、承办政府委托扶贫事务等职能。中国扶贫基金会将“美丽乡村”等创新扶贫项目列为重要抓手,如“美丽乡村-分享村庄计划”,就是社会组织参与建设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示范村的重要表现;举办智力扶贫项目之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班,也是其在旅游扶贫方面的重要实践。

       4.贫困人口

       贫困人口既是旅游扶贫的对象,也是达成精准化效果的主体。在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主要包括:(1)参与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前期调研,根据对当地实际情况的充分了解,为规划决策建言献策。(2)积极参加旅游服务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接受技术指导,储备旅游知识,为就业上岗做好准备。(3)合理利用政策优惠,申请金融借贷,以创业形式参与旅游扶贫项目。(4)贫困地区“青出老回”或迫于困难而在城市漂泊的人口,若符合旅游扶贫的帮扶条件,可以凭借已积累的技术等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整体来看,贫困人口以主体角色存在于旅游扶贫中,侧重于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逐渐实现由“他扶”转变为“自救”。

       (三)旅游精准扶贫的举措分类

       1.按资源开发类型划分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其天然未开发的自然景观极具魅力,对游客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然而,其天然、闭塞的地理环境也是造成地区贫困的原因之一。为了破解这个矛盾情境,旅游扶贫的介入是较为恰当的选择。开发贫困地区的山水美景等自然风光旅游资源,让贫困人口借此脱贫,需要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利益,尤其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对其开发扶贫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条件,贫困人口经济收入的增加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具体而言,旅游线路认定、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特色旅游品牌打造、职业培训强化,均是有序引导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并享受扶贫成果的重要渠道。例如,2018年1月,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对“西部行”自驾游精品旅游线路进行认定,318川藏线、青藏线、滇藏线、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线等10条线路均在此列。这次线路认定,不仅给出了各条线路的主要节点、总体情况、旅游景区,还特别指出了各条线路辐射带动的贫困地区。自驾游作为新兴旅游方式,是适应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条件和环境承载力的重要业态。因此,这次自驾游线路认定属于专项规划,既能引导自驾游规范化,又有益于发挥自驾游的旅游扶贫作用。

      (2)乡村风情旅游资源。依托田园风光、乡村体验、村寨民俗、休闲度假等各种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与扶贫事业有效衔接,形成了乡村旅游扶贫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不断带动乡村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重要切入点是,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能够合理利用乡村美景和风土人情以吸引游客前来,并能在此基础上延长产业链,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借助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逐步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其路径模式有三种:一是农户对接就业或自主创业型。乡村旅游市场不断壮大需要有相应充足的旅游服务从业者的支撑,贫困人口可基于帮扶对接在景区适合的岗位上优先就业。同时,也可自主创业,申请金融扶贫获取信贷优惠,经营农家乐、民宿、土特产品等。例如,福建古田杉洋镇白溪村以农旅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积极引导“一户一业”发展趋势,全村建成农家乐6家、民宿3家、商铺2家,在迎合游客需求的同时增加了村中农户的旅游收入。二是“企业+农户”型。乡村旅游的兴起离不开旅游企业的作用。旅游企业既可通过优先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让其能够在乡村旅游中分享收益,也可通过带动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从而增加收入。例如,安徽泾县突出乡村旅游的文旅特色,目前吸引了27家旅游企业参与其中,带动贫困户的农副产品销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中国宣纸集团,资助农户种植青檀并收购青檀皮,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三是“企业+合作社+农户”型。乡村旅游合作社是有利于推动旅游适度规模化、扶贫成果有效化的重要抓手,同时合作社能够在农户与企业之间架设沟通桥梁。合作社在资产购入、技术培训、市场谈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既为贫困户争取了利益,也让企业迅速融入当地市场,三者携手并进,共同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旅游扶贫精准化。例如,四川省平昌县的32道梁景区,当地乡村旅游合作社将统一标准、构建品牌作为重要业务,将避免企业之间恶性竞争、提高市场谈判和风险抵御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将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入旅游扶贫体系,盘活农村资源,减少成本支出,增加利益关联者的收入。

      (3)文化历史旅游资源。文化历史型旅游资源也是旅游扶贫可依托、可开发的载体,文化遗产、民俗节事等均在此列。文化历史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一样,能够在旅游扶贫中激活就业并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然而不同的是,“文化历史旅游资源+扶贫”将旅游扶贫与文化扶贫相结合,尤为重视“扶志”和“扶智”。深度贫困地区依靠文化历史旅游资源脱贫攻坚的总体路线:一是基于中央部署,选定“文化历史旅游资源+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二是基于深入调研结果,确定扶贫项目,综合利用政府投资、对口帮扶、合作共建等多种方式、多项资源,围绕扶贫项目集聚贫困人口参与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增收的内生动力。三是组建专家团队,对具有文化历史底蕴的古城进行改造修复,对应传承发扬的工艺和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并将其推向市场。四是搭建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营销渠道,帮扶贫困地区增加旅游收入,帮助贫困人口增加销售民族特色产品或传统工艺产品的收入。在扶贫工程中引入文化历史旅游资源的理想结果是,形成促进就业、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的多元并举格局。例如,在开发利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方面,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拥有“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迤萨古城和“乐作舞”“哈尼多声部”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该县依然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红河县作为云南全面开展旅游扶贫示范县,2015年成为云南省旅发委的挂钩贫困县。以此为契机,云南省旅发委对红河县持续加大政策、资金、基建、渠道等方面扶持力度,促进当地旅游扶贫项目有序开展:结合哈尼梯田创5A景区,重点推进栈道、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围绕马帮古城创4A景区,着重于古城的修复改造,恢复古城风貌;补齐交通“短板”,根据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的不足,按照“1条环线、2个片区、13个乡镇”的辐射方向进行交通路线的建设;鼓励并扶持当地民族传统工艺品、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成生产、销售产业链,集聚贫困农户、非遗传人、工艺带头人的能量,实施旅游扶贫到户政策,切实激发贫困人口的脱贫潜能,广泛拓展当地贫困人口的增收渠道。

       2.按帮扶介质形态划分

       由于贫困人口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不足或权利缺失,因此导致自身难以稳定增加收入而深陷贫困境况。因此,旅游扶贫要精准帮扶的关键任务就是,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能力、补足其所缺失的部分权利。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借助一定介质。按照形态不同,帮扶介质有经济型和非经济型两种。

      (1)经济形态。以经济形态对贫困人口施以旅游扶贫,主要路径是让贫困人口在地区游扶贫项目中获得市场增值并且得到收益保护,最终引领贫困人口经济收入渠道多样化、获益持续化。具体而言,相关举措涉及贫困人口的短期既得利益和长期循环利益。一是在短期既得利益层面,旅游扶贫的重点包括:帮助贫困人口依靠土地、房屋参与旅游开发,获取租金收入上的市场增值;给予贫困人口资金扶持,为其参与旅游开发提供金融信贷服务的便利及优惠;发放旅游从业奖补,提高贫困人口旅游就业和从业的积极性等。二是在长期循环利益层面,帮扶以维护市场秩序为基准,重视培育贫困人口在旅游市场的长期经营竞争力,避免低价、同质、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甚至引发返贫现象。例如,安徽省黄山市在扶持贫困户从事旅游开发、争取经济脱贫上采取的措施是:提供奖励补贴,以引导贫困户经营农家乐;安排不同级别旅游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鼓励企业按照规定标准与贫困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和就业协议等,给予贫困户合理的租金、薪金。

      (2)非经济形态。一是心理意识扶贫。心理贫困是贫困人口陷入贫困的内在因由。囿于贫穷氛围和习惯沉积,贫困人口一般具有眼界、学识、社交的特点,其心理便处于贫困状态。甚至在旅游扶贫进驻之后,其心理贫穷可能因自卑、信息不对称或其他原因而更加难以遏制,可能造成旅游扶贫效果不能尽如预期。首先,丰富贫困人口精神生活,塑造其强大自信心理,是基本任务;其次,当游客与贫困地区居民同处一个空间时,容易形成凝视与被凝视的心理界限和不平等关系错觉,纠正这种心理偏差的关键在于构建贫困人口与外来游客共享、互动的交流平台。以教育扶贫、文化扶贫等手段介入旅游扶贫,是帮助贫困人口摒弃贫困心理的有效方式。二是社会意识扶贫。脱离社会是贫困的一种表现。与之对应,提高贫困群体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也是扶贫的“箭靶”之一。从旅游精准扶贫来讲,借助旅游开发进行社会意识扶贫的主要内容是,引导贫困人口以社会一员的身份,参与地区旅游形象的打造,承担自身社会责任。如鼓励贫困人口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让其接受相关企业培训指导,挖掘传统技能,设计生产地方特色工艺产品;向贫困人口宣传推广环保知识,在旅游开发初期及时打好环保基础,确保生态平衡与经济脱贫双重目标协调一致。例如,河南新县对贫困人口的非经济形态扶贫实践,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旅游+教育”“旅游+文化”拓展了新县旅游扶贫的渠道。大别山乡村旅游节、乡村复兴论坛相继举办,地灯戏、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和原生态的村落风貌均吸引游客加入乡村旅游行列,带动了新县产业振兴。此外,乡村文化和乡村精神再度回归,吸引外出务工人口回归,带领组建合作社,助力旅游扶贫。

      (四)旅游精准扶贫的绩效核定

       1.利益分配机制精准化

       精准化的利益分配机制,追根究底就是让贫困人口在经济、社会、环境各领域均获得充足的利益。以下从两个视角进行具体分析:

      (1)利益关联主体视角。从利益关联主体角度看,在旅游扶贫中实现利益分配精准化,意味着增强贫困人口的“存在感”,避免其被边缘化甚至再贫困。一是确保贫困人口的就业优先,设定就业比例硬性指标,避免在市场调节中被外来的旅游从业精英完全替代或处于收入极低的岗位上。二是保障贫困人口的生活空间不受排挤,能与外来旅游开发参与者,以合理比重共享教育、医疗、住房等资源。三是优化土地资源转让或租赁方式,一次性土地买卖带来的骤然致富并不可取,即使退出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贫困人口也需要有可替代的生计。例如,海南三亚的亚龙湾度假区的开发建设便涉及扶贫过程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否精准的问题。亚龙湾度假区附近的博后村在度假区开发初期,保留了大部分土地的使用权,在随后核心区向边缘蔓延时,开始以出租土地的形式分享旅游发展的经济红利,如较为稳定的租金收入、日益改善的居住环境,都是属于旅游扶贫中利益分配精准化的表现。然而,如果利益分配未精准到位,那么旅游扶贫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同属亚龙湾度假区附近的六盘村村民的绝大部分土地被完全征用,其生计方式随之改变,又囿于其认知面狭窄、技能水平有限,在旅游发展中完全没有就业优势,相关的培训指导也未发挥充分的作用,从而导致了当地贫困人口在利益分配体系中被边缘化甚至回归贫困之境,旅游扶贫精准化也就无从谈起。

      (2)利益关联载体视角。利益关联载体,即利益关联内容,既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协调,也包括各项效益的内在均衡。三者协调意味着不能以任何一方面的损失为代价换取其他方面的发展,如不能为了增加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而忽视对传统社会文化的传承或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社会、环境各种效益的内在均衡,需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推演。一是经济效益方面,既具有增加财政收入(包括贫困个人增收)、促进就业、拓宽经济发展基础的正面意义,又有加重财政负担、形成过度依赖惯性等负面影响。二是社会效益方面,旅游扶贫不断推进过程中,既可能扩大贫困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力、知名度,也可能因过度商业化而使得贫困地区失去本真,或者因为客流集聚而导致犯罪增加、人口结构失衡等问题。三是环境效益方面,旅游扶贫时若合理开发利用特定旅游资源,则可以增强对其的保护;反之,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景观变化、水土流失等均会带来生态失衡的不良后果。由此,达到旅游扶贫的利益分配精准化,具体到经济、社会、环境三种效益的内在视域,便是确保积极影响的赋值大于消极影响,否则只能是“无用功”甚至“帮倒忙”。

       2.脱贫退出机制精准化

       脱离贫困的人口及时撤出,是旅游扶贫成效精准的另一方面。旅游扶贫资源有限且稀缺,退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职能,容易产生不公平、不公正的社会矛盾。退出机制的精准化,既是能检验扶贫政策有效与否,又能确保社会公正。因此,制定严格的标准、执行规范的程序,组织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有序退出,是脱贫退出机制的主要任务。具体实现方式有以下几种:(1)始终坚持建档立卡,定期追踪目标状态,动态管理贫困人口,根据已掌握的信息,评估核定,告知需要退出的对象。(2)重视民主评议工作和公示监督环节,避免程序形式化。(3)采取约束措施,“倒逼”虽具有致富能力但存在政策依赖性的群体主动退出。(4)壮大脱贫攻坚干部队伍,培养优秀扶贫人才,落实奖励保障,鼓励基层干部创新、完善脱贫退出机制。

四、结论

       旅游产业是综合性的服务产业,涉及游玩、住宿、餐饮、出行、娱乐、购物等多个方面,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结合精准扶贫思想,我国旅游扶贫的发展又更上一层。考察旅游精准扶贫,包括对象识别、主体划分、举措分类、绩效核定。综合来看,对象识别是前提,主体划分是基础,举措分类是条件,绩效核定是目标。四个维度有机组合,方能达到旅游精准扶贫的全面。在各种案例中,维度内容交叠存在,形成更为立体的旅游精准扶贫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晓静,冯星光.贫困的识别、加总与分解[J].上海经济研究,2008(10):3-12.

       [2]李佳.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3]周天勇,王元地.繁荣的轮回:人口变动与经济增长的一个逻辑解释[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7.

       [4]罗鲜荣,王玉强,保继刚.旅游减贫与旅游再贫困:旅游发展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贫困人口的影响[J].人文地理,2017(4):121-128;114.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