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制度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21  点击量:

《基层医疗卫生制度》

绪论  中国基层医疗卫生制度的与发展
        中国基层医疗卫生制度的发展,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至今日,中国基层医疗卫生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并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赞同。在未来,中国基层医疗卫生又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基层医疗卫生制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基层医疗卫生制度同样如此。而在此之前的一个世纪,中国遭受战争的蹂躏,医疗卫生体系彻底瘫痪,民众中传染病、寄生虫疾病、营养不良疾病肆虐。新中国成立前民众的平均寿命不到35岁,卫生从业人员寥寥无几,无法处理和应对流行疾病与疫情,更没有全国性的预防计划和体系。      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是解决民众生活困难的迫切问题。而在当时,世界上其他面临同样问题的国家最常用的解决途径就是借助西方国家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需要非常高的医疗技术水准,严重依赖财政投入培养高水平专科医生。这种模式需要工业化程度较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实现起来非常难。由于经济水平有限,国家短期内无法培训足够数量的高技能的西医医疗人员,很难快速解决基层卫生医疗的需求。尤其对于农村居民来说,问题更加难以解决,传染性疾病蔓延和营养不良疾病充斥的事件不断暴发。      所以,新中国成立之后,并没有采用这样的方法建立基层医疗卫生制度,而是针对国情,建立更符合中国现状的公共卫生体系。尽管经过快速培训的医护工作者医疗水平不高,但能够迅速开展工作。注重预防和初级保健,集中精力实施公共卫生计划,而不是单纯关注个体健康,这是新中国初期卫生医疗发展的重点方向。当时提出的“四项指导方针”,更确定了接下来三十年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框架。“四项指导方针”指:(1)医疗卫生体系为工农兵服务;(2)预防为主;(3)中西医相结合;(4)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四项指导方针的确定,为中国基层医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新中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医疗卫生创新体系。具体来看,这四项指导方针明确了如下内容。      

       1.面向工农兵与预防为主      

       由于广大农民和工人阶级在经济地位上处于劣势,所以新中国成立前,传染病、营养不良等问题在工农群体中十分严重。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工人、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明显提高,工农大众成为了医疗卫生体系关注的重点对象,不仅重视治疗,更将预防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民众健康。 所以,新中国建立之后的三十年里,中国医疗卫生制度的发展方向在于预防,而不是单纯的治疗。例如,“消灭四害”运动就是典型的公众健康预防运动。通过除四害,控制住了疟疾、血吸虫病等主要地方病的传染源,再加上给民众注射多种预防传染性疾病的疫苗,使人们免受天花、白喉、肺结核等疾病侵害。      伴随着一系列公共卫生运动的展开,以预防为主的基层卫生组织在全国也快速发展。不少公共卫生工作者得到了有效培训,能够第一时间进入基层工作;同时,传染病预防中心或防疫站也在农村人民公社和城市地区建立起来,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形成良好的互补。动员群众、发动群众的新模式就此形成,让中国基层医疗水平迅速提升。这一点,是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      

       2.合作医疗体系      

      合作医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基层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进入全新阶段。合作医疗体系主要是面向农村地区,为广大农民提供预防性的服务、基础医疗和疾病治疗服务的资金筹措和支付系统。      

之所以发展合作医疗体系,是由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与欧美工业国家不同。新中国成立之时,约85%的中国人生活在农村地区。伴随着合作医疗体系的建立,很多合作社开始实验性的、为解决农民医疗保健而建立起合作筹措资金及支付体系。这种尝试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病人能够实现快速就医、治疗,因此党和政府也开始大力支持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时至今日,合作医疗体系依然是农村基层卫生发展的核心。到1976年为止,约93%的人民公社建立了合作医疗制度。      为了让农民群体能够享受更具保障性的医疗服务,公社福利基金和公社成员缴费模式不断完善,成为了合作医疗体系的主要资金来源。不同的公社,集体基金有一定差别,但平均水准可以达到50%,有效解决了农民就医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配合公社成员缴费,让保障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体系提供卫生教育、家庭生育计划、预防注射、传染病监测及报告和其他预防性的服务,同时备有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药物。      

      通过这些模式,基层卫生条件迅速提升,民众的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平均年龄迅速提升。只有保障民众的生命健康,才能使人们更好地投入经济建设之中。所以,基层医疗卫生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发展的重点。

第二节  赤脚医生与群众运动:一个时代的基层医疗体系      

       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专业的医生培训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因此,一个特有的名词就此诞生:赤脚医生。      所谓赤脚医生,是20世纪50年代在上海诞生的名词,它是农民对身边半农半医的同伴的称呼。而赤脚医生的诞生,则源于1958年农业集体化运动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高潮时期。当时,上海医生组织起来奔赴农村,办短期培训班,将大量农民培养成卫生工作者。通过这种方法,一些对医学感兴趣的农民能够以不脱产的形式加入到卫生医疗服务之中。这种模式很快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到1978年,中国农村大约活跃着180万赤脚医生,平均每个生产大队有3个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是典型的群众运动的具体实践。想要成为赤脚医生,就必须做到大公无私,愿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的高追求,才能接受相关培训,即便教育程度有限。而各个地区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开展的培训方式也有所不同,时间在3—6个月之间。而培训任务多数由当地的县医院执行,有时候也在公社卫生所或生产大队由城里来的流动医疗队进行培训。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赤脚医生为基层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以预防性为主,例如健康教育、卫生防疫、环境卫生、急救、公共卫生运动,以及为一般病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等。同时,赤脚医生的工作也计入工分之中,能够得到相应的收入,保证了赤脚医生的生活。      赤脚医生模式是中国独创的,与西方模式有着本质区别。具体对比,中国农村赤脚医生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赤脚医生的培训时间非常短,短时间内就能进入工作环节,满足农村地区急迫的卫生医疗事业需要。其次,赤脚医生从本质上说仍然是农民,与农民同吃同住。      因此,他们对于区域性的医疗健康问题更为了解,比城市的西医更能走进农村。      

       再次,赤脚医生的出现,让不少农民对医学有了全新认识,更有利于群众健康运动的有效开展。      

最后,推行赤脚医生模式,让医疗服务普及化、卫生知识普及化,使医疗工作不再神秘,人人都能学到健康卫生知识,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前广大农民不敢想象的。这种形式,是对传统西方医疗模式进行革命性的改造,让技能较低的医疗人员可以加入卫生工作。赤脚医生制度充分发挥了人民的创造力,使得一批对医学有兴趣的农民直接进入基层医疗体系,壮大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缓解农村专业医疗人员严重短缺问题。 由此可见,群众运动才是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模式。     

       新中国成立之后,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中央到各个省市,再到公社以及生产大队,都有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农村生产队的卫生工作通常由赤脚医生来进行。与此同时,广泛运用各种宣传手段,例如报纸、收音机、版画、戏曲等,调动群众参与公共卫生运动的积极性。中国的医疗卫生群众运动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简单快捷,每个人都能快速加入其中,从清扫街道到灭杀钉螺、除四害等。      爱国卫生运动主要在城市地区进行,直到1965年才正式建立针对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965年,毛泽东对于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不足提出了批评,随后广大医疗工作者积极投入“医疗下乡”的大潮之中,常住农村,不仅训练赤脚医生,还提供更专业的医疗和疾病预防服务。这种大规模的专业医生下乡,有效提升了基层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      赤脚医生与爱国卫生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伟大尝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此,1978年阿马阿塔会议(AlmaAta)将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推崇为世界范围内基层卫生推动计划的模范。中国的尝试给很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启迪,越来越多的国家同中国一样走上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基层医疗发展模式,不再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      通过一系列群众运动,以及农村地区赤脚医生的不断探索,中国人民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天花、霍乱、性病等得到较彻底的消除,血吸虫病、疟疾等寄生虫病大幅减少。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70岁。为此,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的成功为“中国第一次卫生保健革命”,并在全世界进行积极推广,这是对中国基层医疗卫生制度发展的表彰。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基层医疗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成为了未来的中心工作。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城乡的卫生条件大大提升。但在部分地区依然有健康问题存在,例如寄生虫和传染性疾病依然在部分农村地区占有较高的比例;同时,癌症、心脏病、中风等慢性病正取代传染病和地方病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      1979年元旦,时任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提出,医疗发展同样需要配合改革开放,应当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这标志着医疗发展不再只吃财政饭,需要自负盈亏。随后,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此后,卫生部又开展了对医院的“五定一奖”(即定任务、定床位、定编制、定业务技术指标、定经济补助、完成任务奖励)工作,并开始尝试对医院实行“定额补助、经济核算、考核奖惩”,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北、浙江等地的五所医院被列为典型。      198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国营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垄断地位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开始进入基层医疗体系。1984年8月卫生部起草的《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表明中国医疗卫生领域进入改革期。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突出体现“放权让利”,医院有了更大的自主权。然而,这也导致了新的问题出现:公共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下滑,政府对于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医疗卫生防疫网加速破败,严重影响到广大农民的健康保障。此外,由于过度强调自主经营,出现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例如名医生走穴等问题。1989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医改在争议中继续前行。

第四节  新时期基层医疗改革的成果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政策上的偏差导致基层医疗改革出现了不少问题。1992年9月,卫生部根据国务院意见,提出医院要“以工助医”“以副补主”。这个规定表明基层医疗卫生发展依然需要在国家的规划下进行,不可过于商业化。      伴随着医改的矛盾和困惑质疑增多,一系列政策很快颁布。200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八部委《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俗称医改“十四条”;200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四部委《关于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到2004年,全国有近百亿元民营和外资介入中国的近百家医院的改制工作。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在“十一五”规划中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要目标,这给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新时期基层医疗改革不断深化,民间资本与政府投入有效结合,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例如,改水、改厕、垃圾处理、精神卫生。基层医疗卫生与环境发展相结合,是新时期的明显特点。同时政府积极推行新农合,2007年达到60%,2008年在全国推行,2010年基本实现农村居民全覆盖。2009年1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会议上明确表示:“中国政府宣布今后三年内将为实施上述重大改革投入8500亿元。目标之一,就是三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      与此同时,民众关心的用药问题、药价过高的问题,也受到了国家的重点关注。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对过去的一些问题做出了正面回复,并表明将会摈弃此前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做法,承诺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不断增加投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一系列的文件和政策,让中国基层医疗改革进入了全新阶段,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得以运行。尤其是如下领域,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绩。     

       1.突发卫生事件网络直报      

       2003年的“非典”事件,让中国政府意识到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迫切性。其中,疫情网络直报不仅关系着民众的健康,更关系着政府的形象,关系着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所以,2003年之后,中国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38种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日、周、月、季、年的疫情分析和定期信息发布已形成制度。到2007年底,医疗机构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9599%,乡镇卫生院网络直报率达到79.04%。      

       2.免疫规划进一步扩大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已经开始全面的免疫工作,例如牛痘疫苗接种。随后,卡介苗、脊灰、麻疹、百白破4种疫苗,预防结核、脊灰、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6种常见传染病都进入了免疫规划系列。到了新时期,这一规划进一步扩大。2007年,国务院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风腮联合疫苗、出血热疫苗、钩体疫苗和炭疽疫苗等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同时,针对艾滋病患者,也实行了“四免一关怀”政策,血吸虫病防治规划覆盖全国448个疫区县,多数民众都可以接受免疫注射。     

       3.医疗机构快速发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我国医疗事业不发达,所以“看病难”问题一直存在,出现了看病挂号排长队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不断增加投入,民营资本进行有效补充,医疗机构发展迅速,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2008年,全国拥有卫生机构30多万个,医疗机构床位数近400万张;到2008年底,卫生人力总量达到698万人。与此同时,专科医院不断出现,针对不同阶层推出不同项目,与综合医院形成有效互补。目前,各类型专科医院已经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      

       4.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      

       新时期基层医疗发展的重点在于“卫生进社区”。2017年3月,国家统计局发布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9.3万个,其中医院2.9万个,同比增长6.6%;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3万个,民营医院1.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3.1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7万个,社区卫生中心(站)3.5万个,门诊部(所)21.7万个,村卫生室64.2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9万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84个。各个地区都针对本地特点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尝试,如家庭医生责任制、社区居民健康教育等。卫生服务进入社区,大大缓解了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同时也让医护人员可以走进基层,真正让医疗卫生深入基层。      

       5.健全农村三级网络      

       新时期农村医疗卫生的发展同样进入全新阶段。全国各地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加强。每个行政村有卫生室、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等工作有效推进。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已经实现了快速就诊、快速医疗。      新时期的基层卫生医疗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卫生医疗水平有效提升。未来中国基层卫生机构将会进一步提升特色医疗水平,让治疗、预防工作更加精准,建立更为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制度。

       PPT阅读

返回列表